今年看的短片總計有11部,金穗獎影展看了三部,台北電影節看了五部,兩部則在雄影雲端戲院上觀看,還有一部直接在youtube上就收看的到。

今年算是台灣短片在國際影壇發光發熱的一年。《妮雅的門》在2015釜山影展得到最佳國際短片後又入圍了今年的克萊蒙費宏短片影展;《阿尼》則是入選2016坎城影展「影評人週」短片競賽;而《禁止下錨》更是一舉拿下2016柏林影展奧迪最佳短片獎。

巧合的是,這三部短片都在講述外籍移工來台處境,三位導演也非台灣本地人。

來自馬來西亞的廖克發,利用《妮雅的門》描寫菲律賓幫傭來台工作的心境;菲律賓新住民第二代的鄒隆娜則是把菲律賓外籍漁工在台灣無奈與對愛渴求的心理狀態,從《阿尼》中展現出來;而大學時看了《海角七號》下定決心來台求學的新加坡導演曾威量也同樣關注外籍移工棄嬰的社會議題,《禁止下錨》描述一對越南藉男女面對必須償還來台仲介費的壓力,生下寶寶後更無力扶養,被迫只能帶著襁褓中的嬰兒四處「賣嬰」。

加上馬來西亞僑生徐家誠拍攝的《巴利冰》(馬國一種消暑的薏仁冰),足見繼蔡明亮、何蔚庭、趙德胤、柯汶利等星馬、緬甸的創作者之後,現有一批非台灣本地青年導演逐漸在台灣展露影像創作上的長才。或許接下來這幾年能看到他們像趙德胤一般,為台灣影壇注入一股新血。
 
【短片】

《妮雅的門》

對於東南亞藉幫傭,劇中媽媽看似表現出友善態度,實際上卻像使喚傭人般要他包辦所有家務事。

一道門,隔絕了他與外界的連結, 門內的小空間就像是他的全世界;鎖門,代表想要有屬於自己的空間不被打擾,也象徵著在異地工作那封閉、出不去的心。

菲律賓與台灣分隔兩地,而自己的小房間(實際上為儲藏室)與幫傭的家裡竟又像是兩個國度,空間的雙重結構無非是廖克發的絕妙設計。

更妙的是,妮雅長時間照顧僱主的小孩竟也逐漸培養了宛如親緣的情感(令人想起金馬獎最佳影片《爸媽不在家》)。一場走失,妮雅擔心的或許不只是沒有照顧好僱主孩子的責任,更焦急的是不想失去在異地裡感情最深厚的「夥伴」。

片頭在台北天空飄阿飄的紅氣球根本一絕,就如同妮雅的心境一般,不知根在哪裡,只能在台灣天空四處飄蕩。

導演廖克發的才氣無庸置疑,處理影像的能力及其細膩也讓人信服,期待他的第二部長片來臨。
 
--

《阿尼》

導演純熟運用漁市場的意象描繪外籍漁工處境,就像是砧板上的魚任由人待宰待剮。而阿尼與女主角之間的魔幻寫實算是本片最令人驚喜的橋段,阿尼對於感情的想望化作一場想得卻不可得的夢境,徒留惆悵。唯獨一些轉場和技術上的處理不夠細緻,些許可惜。

不過,導演鄒隆娜非常懂得掌握劇情之外的電影語言,將之融入創作概念裡,非常有潛力。《阿尼》也是今年唯一一部華語片入圍坎城影展(「影評人週」短片競賽)的作品,值得一看。
 
--
 
《禁止下錨》

很巧妙的留白,甚至角色間的對話都刻意讓人聽不清楚。長鏡頭的攝影風格,畫面就擺在那裡,詮釋權歸還給觀眾,挑戰的是觀者對於劇中一男一女的想像。

許多短片恨不得把所有知曉的功夫塞滿整部片,曾威量卻反其道而行,留了空白,多了反思,高招。

今年柏林影展奧迪最佳短片獎,極簡的實驗精神是親睞主因。
 
--
 

《凡凡》

挺喜歡《凡凡》,不是什麼令人驚艷的作品,但在良好的調度下觀眾能夠隨著女主角走過這繩索般的路途,那種都市的氛圍,從無知/不知慢慢步入危險的氣味很迷人。

女主角廖雅珺是亮點。
 
--
 
《福與李》

阿里巴巴旗下「農村淘寶」所拍攝的賀歲短片的確意外地樸實。爺孫之間不直接訴諸溫情,而是透過爺爺等待兒子、孫子等待爸爸的對仗連結起隔代間的共同情感。

不過結尾的說書人就如同《烈日灼心》的運用般打壞氣氛,可惜。
 
--
 
《我要和你在一起》

「你終究要開歐洲車,那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開?」

天馬行空的喜劇類型在短片裡不多見。這部《我要和你在一起》將車擬人,將「人的物欲」翻轉為「物的人欲」,搭配北村豐晴又喜又憨的表演相得益彰,雖然後段轉為驚悚顯然有些生硬,但還算一部有意思也有質感的喜劇短片。
 
--
 
《給愛麗絲》

懸疑驚悚題材,西班牙導演Albert Ventura Roldan把氣氛抓的恰到好處,配上張再興那草根味十足的隨性演出,片子瀰漫出一種「異國」與「在地」文化雜揉下的氣氛。
 
--
 
《巴利冰》

和《阿尼》相比多了一份直觀的溫情或苦情,卻少了處理影像作品的高明手段,在短片的時間長度裡,過於質樸的作品味道是很難發酵昇華的。導演處理影像的成熟度是沒有問題,唯獨題材有些老套。
 
--
 
《正吉》

想做社會批判以及六輕污染的控訴,卻只能打個擦邊球成為甘草人物的背景,幸好蔡爸的演技了得,不至於太嚥不下。

攝影構圖夠水準也有趣,是唯一亮點。只不過導演的野心似乎用在不夠吸引觀眾的方向。
 
--
 
《九月二十八日‧晴》

在香港老舊房屋內拍攝,讓陽光輕輕灑落進來,這片在攝影上的成熟與用心令人激賞。

以不同世代間的對話作為母題,連結至雨傘運動也煞是有趣。不過雨傘運動替換成其他國家的學運,是否依舊合情合理?毫無疑問。說穿了,硬是連結雨傘運動也只是借題發揮罷了,結尾訴諸溫情顯得莫名又有些廉價。

看完想起多藍的《只不過是世界末日》,同樣是家庭成員彼此間的言不及義,《只》一片吵了一堆不重要的架,重點在於那些沒說的,最終也說不出口,主角內心那股壓抑非常直接地穿透觀眾內心;而《九》父親與女兒間的支吾其詞顯然也不是重點,最終那些沒說的卻在結尾一個大甩尾回歸華人傳統價值上的「一切都不用說我也不用懂,反正我會支持你」上,實在無趣。
 
--
 

《微笑》

《微笑》把短片拍的很商業,看得出來是刻意寫給女主角發揮演技的簡單劇本。

一度以為是大馬或新加坡片,最後出現廣東話又更令人疑惑,原來是美國的獨立製片。喜歡多元語言、族裔的應用,很自然的呈現美國社會的文化樣貌。

但是觀影過程的那股疏離感,讓這部強調生離死別的短片走不進心裡。

arrow
arrow

    nicholasJC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