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進入宣傳期以來,眾人都把目光擺向每秒120格、4K解析度和3D拍攝等等技術的革新上,就連台灣映後舉辦的座談會,泰半問題皆圍繞這個話題。

不過,一部電影的成敗,技術上或是形式上的呈現是否至關重要?或許是,也或許不是。重點在於,技術表現能不能貼合於內容,幫助表達你想訴說的、想要帶給觀眾的。關於這點,《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頗令人失望。

李安的電影向來題材廣泛,不過總環繞著一個核心概念「角色的內心掙扎」,例如《囍宴》裡得知兒子是同性戀的傳統父親、《斷背山》中相戀卻不能一起生活的Jack與Ennis、《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海上漂流時逼不得已吃人的男主角Pi。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其實也不脫這一點。電影從比利·林恩與一票戰友坐上車子要到美式足球會場參與中場表演開始,相互穿插他在伊拉克戰爭發生的種種事蹟以及回到現實中看似絢爛、光榮的待遇,慢慢勾勒出戰爭的殘酷,以及面對美國社會只把他們當作激烈人心的象徵,卻很少人願意主動理解他們的事實。

李安這次為了讓觀眾能夠「感同身受」主角比利·林恩的處境,用了非常多特寫以及主觀鏡頭。前者多為聚焦在角色的臉部表情,例如比利·林恩潺潺落下的淚水,煞是動人;後者則是從比利·林恩的第一人稱視角看出去,觀察現實社會、感受戰爭中分秒必爭的危及與殺戮。

但是,「身歷其境」與「感同身受」是兩回事,高畫質與3D技術或許能讓觀眾置身於電影場景裡,看到荒謬的美國社會與驚人的戰爭場面,但不代表能夠對於角色的內心掙扎有認同感,「情感的投入和連結」是需要依靠劇情鋪陳與相應的剪接手法得來。

《比》一片的現實與過去以一種非常工整的交錯剪接方式呈現,每一幕切的乾乾淨淨,情緒難以堆積;而現實世界利用大量對話以求思辨,不僅讓人感到沈悶又難以直接抓到重點,在思考那些話語的同時鏡頭又跳轉至過去,觀影的情緒感受變得斷裂又疏離。唯一讓人感到動容的應屬中場表演時的那行淚水再切換到戰場上拯救蘑菇這兩幕,前面一個半小時的鋪陳完全為了這兩幕而寫。

李安成功駕馭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這麼一部充滿文學性質與哲學思辨的作品。優點在於,他將驚人的視覺效果和揪心的故事情節夾在頭尾之間,也擺在觀眾面前。而那些信仰的質疑與包容、故事的另一層隱喻等等都放在後頭,提供觀眾向下深掘的觀點。有沒有體會到背後的哲思辯證會影響電影好看與否嗎?不必然。能夠體會,自然最好;無法體會,整個故事依舊驚心動魄、好看,這是《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最傑出的地方。

《比》則完全相反,所有戰場上的戲份不僅視覺上震撼,觀眾也能馬上體會到比利·林恩那無能為力的心情,但跳去現實社會那些不斷的對話還有一些沒有鋪陳的莫名情愛只會令人感到一陣莫名和疲乏,最終只能冷眼看著故事發生。身歷其境又如何?就算什麼都看的一清二楚,斷裂的敘事結構依舊無法把連結情感的那座橋給築起。

影評人塗翔文這麼說道『電影中所謂的寫實,重點是怎麼「寫」,而不是有多「實」』。確實,《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失敗顯然不在新技術的處理上有何瑕疵,而是整體敘事結構完全達不到效果之故。我不清楚120幀的畫格會不會成為未來電影的新語言,但我可以確認一點,「好好說一個故事」永遠是敘事電影的真理,亙古不變。

(圖片轉引自  https://posterspy.com/posters/billy-lynns-long-halftime-walk-war-heroes-collection-33/)

arrow
arrow

    nicholasJC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